【破碎比的三種計算方法及適用的場合】在巖石的粉碎運行中,破碎比主要指巖石被破碎后,粒度變小,巖石破碎前的粒度與破碎后的粒度的比值稱為破碎比,它表示巖石破碎后,粒度縮小的倍數(shù),破碎比的計算辦法及應用場合見下文介紹。
(1)很大粒度法
用巖石破碎前的很大粒度與破碎后的很大粒度來計算。
S=D max/D min,式中S是破碎比,D max是巖石破碎前的很大粒度(毫米),D min是巖石破碎后的很大粒度(毫米)。
很大粒度可由巖石破碎前后產(chǎn)物的篩下累積性能百分率曲線查出,即曲線中與5%或20%相對應的粒度則為很大粒度,也就是使巖石95%或80%通過的方篩孔的邊長,通經(jīng)常使用d95或d80表示,我在石料場設計中常選擇這類計算辦法,由于設計時要憑借給礦很大粒度來碎石機給礦口直徑。
(2)平均破碎比
用巖石破碎前后的平均粒度計算。
S=D av/d av,式中D av是破碎前巖石的平均粒度(毫米),d av是破碎后巖石的平均粒度(毫米)。
由于碎礦前后的巖石都是大小不同、形狀各異的攪拌巖石,是由如果干粒級組合,只平均粒度才能地代表它們,因此,用平均粒度計算出的破碎比,才能較真實地反映破碎的程度,故多在理論發(fā)現(xiàn)中選擇。
(3)表面破碎比
用碎礦山機械給礦口直徑與出料口直徑之比計算。
S=0.85B/e,式中B是碎石機給礦口直徑(毫米),e是碎石機出料口直徑(毫米),對于碎石機e取很大直徑,對于中破碎機則取小直徑。
由于此法不需將大量巖石作篩選分級了解,而僅了解碎礦山機械給礦口和出料口直徑就可進行近似計算,簡單快速,故在生產(chǎn)中廣為選擇,以便大致了解碎礦山機械負荷狀況。
已有632人成功參與
廠家銷售部:400-700-2111
售后服務部:0373-4222222